.."> 【基础知识】呼吸系统影像之扫帚征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呼吸内科> 【基础知识】呼吸系统影像之扫帚征

【基础知识】呼吸系统影像之扫帚征

收藏
作者:佚名 来源:医学论坛网 2016-10-16 17:00

“扫帚征”最早由前苏联学者于1982年报道。近年来,“扫帚征”作为早期诊断左上叶尖后段中央型肺癌敏感而有效的征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征象主要表现为左肺门向尖后段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的粗条索影和左肺门肿块,形似“扫帚”,而癌组织肿块常隐藏在肺门,平片不易发现,

常易漏诊或误诊为肺结核、支气管疾患等其他疾病。

“扫帚征”的影像学特征

“扫帚征”在平片上主要表现为:由肺门向外带成扇形分布的长短不一的放射状条索状影,其边缘清楚或模糊,病变区密度较高,可合并腺泡小结节影或少量淡薄小叶性实变影,在病变早期,肺门肿块可不显示,但受累肺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扫帚征CT的基本征象仍然由左肺门肿块和由肺门向尖后段扇形分布的放射状条索状影构成,受累支气管壁明显增厚,成粗条索影,自肺门向尖后段呈扇形分布,可表现为多支支气管受累,支气管的壁有明显强化,部分小支气管堵塞,使其远侧的肺小叶不张,形成稍显淡薄的扇形阴影。肺门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强化值均大于20Hu,可以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CT能清楚的显示病变,不易误诊,早期肿块较小,多位于肺门影内,可稍突出于肺野,并见自肿块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粗条索影,纵隔多无肿大的淋巴结,肿块强化明显;在后期,肿块较大,明显向肺野突出,自肿块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条索影更粗,纵隔一般都见淋巴结肿大,肿块亦有明显强化。当左肺门肿块隐藏在左肺门正常结构中,病变不典型时,平片容易误诊,但平片显示肺门的细微移位和胸廓的整体印象优于CT。

“扫帚征”的病理学基础

该苏联学者提出扫帚征病理学类型一般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侵袭式生长是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的主要生长方式,癌组织沿支气管、血管周围蔓延,在肺间质中浸润生长。小细胞未分化癌以多支支气管受累为特征,浸润性强,间质反应弱,常在黏膜下的淋巴管及结缔组织内沿支气管长轴扩展,引起支气管狭窄时,狭窄段常常细而长,比较规则,引起支气管梗阻时,梗阻端常呈锥形。而腺癌以肺泡壁为支架,呈单层或2~3层覆盖于肺泡壁并沿肺泡壁连续性生长。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引起的支气管堵塞,均可使其远侧的肺小叶不张,形成稍显淡薄的扇形阴影。这种多支支气管浸润及其远端肺小叶不张加上左肺门肿块可能就是构成扫帚征的基本病理基础。

肺部的条索状影在平片上比较多见,上肺的条索状影常见于上肺结核,双肺的网格状肺纹理多见于支气管疾患,所以“扫帚征”最容易误诊为以上两种疾病,尤其在肺门肿块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均不明显时更易误诊,这在临床工作中也常有发生。肺结核好发部位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其条索状影主要为纤维成分,走行僵硬,虽也向肺门延伸,但很少呈“扫帚样”分布。支气管疾患未合并感染时主要为肺间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纹理的网格状改变,也和“扫帚征”有明显的区别。当肺结核的病灶纤维成分较多时,多表现为条索状影,其肺门上提移位较明显,纵隔被牵拉向患侧移位也多见,往往还有胸膜的改变。而上肺尖后段中央型肺癌的条索状影是癌组织沿支气管壁即肺间质浸润蔓延形成的,随着病情发展的不同,肺部可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改变,肺门位置也有上提移位,但其程度就远不如肺结核明显,纵隔变形移位也不明显,病变在这个阶段,胸膜一般尚未累及。明显的肺门肿块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容易观察,但由于扫帚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这两种恶性肿瘤在早期肺门肿块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显时,容易隐藏于正常结构下,因此,一旦在平片上观察到自左肺门向尖后段放射状分布形似“扫帚”的粗条索影,要想到左肺门结节的可能性,应当及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呼吸系统影像 扫帚征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