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深远的两大学术悬案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资讯头条> 影响深远的两大学术悬案

影响深远的两大学术悬案

收藏
来源:环球医学网 2016-12-03 07:00

因学术成果与名利密切相关,加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不力,学术不端现象愈演愈烈,还出现了不少没有定论的悬案、疑案。近2年学术界两大影响深远的悬案毫无疑问就是张生家事件与韩春雨事件。

中国两所最高学府均卷入其中的张生家事件

2015年的张生家事件因涉及两所中国最高学府引发广泛关注。除了国内媒体,2015年9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网站也报道了这一事件。

2015年9月14日,张生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发表了题为《磁遗传学:使用磁受体蛋白,用磁刺激手段远距离非侵入地激活神经元的活性》的论文,随后又被清华、北大校方联合要求撤稿。

在这一事件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质疑,张生家与自己存在事实上的合作关系,张生家论文中提及的磁蛋白基因是由谢灿实验室发现的,而谢灿等人的相关研究论文已投递《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并正在审稿过程中,张生家“提前”发表论文有“抢发”他人成果的嫌疑。谢灿辩称,张生家以合作的名义,拿走自己鉴定的基因、抗体,然后撕毁全部协议,抢发论文,违背了学术道德。

张生家则坚称,自己和谢灿的研究完全是两个领域,并称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鲁白为了成为合作论文的通讯作者,企图偷窃他的实验数据,独自发表,违背约定提前发文章属于“正当防卫”的无奈之举。

论文发表一个月后,2015年10月15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张生家为“学术不端”分子的惨败而暂时告一段落。清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聘了张生家,但最终的详细调查结果却没有对大众公开。张生家声称,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他并无过错。之后各方在媒体上又爆出了大量的资料。虽然张已人走,但其“茶”还未凉,这个已经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学术不端”事件依然在学术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各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堪称学术界的“罗生门”。事件的真相估计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仍在争议漩涡中的韩春雨事件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震动了国内外学术圈,一时间各种荣誉和奖励纷至沓来其,其研究成果更被赞誉为“诺贝尔奖级别”。

但论文发表后没多久后,国内外多位科学家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质疑韩春雨的学术成果。但韩春雨则多次回应称,自己的实验没有问题,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最大,并称已有实验室重复出结果,但始终没有透露实验室的名字。

直到目前为止,韩春雨依然无法自证清白,他称这期间实验室承受了太多的风波,实验材料被毁,无法快速重复出自己的结果。

这个在学术界荡起风波的谜题至今依然无法揭晓答案。

学术不端现象在“棉花拳头”下愈演愈烈

纵观近年来曝出的学术不端事件,乃至院士举报院士的事件,往往是举报的多,处理的少;慢处理的多,快处理的少;成悬案的多,有定论的少;“罚喝酒”的多,动真格的少;个人回应的多,部门介入的少。这五多五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学术造假行为惩治不力的局面,客观上让不少造假者只背负道德骂名,却逍遥于法度之外,实际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破窗效应”,持续恶化着学术风气,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让学术不端现象在“棉花拳头”下愈演愈烈。

只有制度发力、部门出力、处理得力,给社会一个既迅速又负责的交代,学术土壤才会逐渐得到净化,学者们也才会在规则的敲打下,更为真切地感知心中道德律的呼唤。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张生家事件 韩春雨事件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